主题: 通州先锋镇为何古称“三圩头 ”?先锋街道为何古称“蜈蚣街”?

  • guest76483445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36293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23/11/6 15:04:38
  • 来自:江苏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南通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    通州先锋镇(现先锋街道),不仅取了个好名字,而且人杰地灵,经济繁荣。它古称“三圩(南通话读yu)头”,民国时期称三圩镇。

    先锋西与崇川观音山新城、中创区相邻,南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海街道接壤,是南通市中心拓展的重要腹地。

    约在两千年前,通海地域是一片汪洋沙滩,长江上游流水夹带着泥沙在长江出口处淤积。

    明万历年间,“三圩头”已经成陆,是江滩的渔村,已有先民垦殖。后来主要从常州迁移过来先民,定居开垦种植棉花作物,纺纱织土布,繁衍生息逐渐形成村落、街市,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。

    由于通海地域常遇水灾,居住此地的先民为围阻江海潮水的袭击,开始筑堤围岸,经过数十年的苦战,先后在长江北岸荒滩筑了三条围岸。

    第一条围岸在通启运河北的庙桥,如今的南通开发区小海庙桥村。当年,人们把第一条围岸成为大圩。

    随着历史的变迁,大圩成为大圩镇。

   在大圩向北2公里处原先锋三大队(后改为永安村),又筑起了第二条围岸,人称二圩。二圩向北处又筑起了第三条围岸,人称三圩。

   三个圩形成后,有效拦住了江海潮水的袭击。从此,四面八方逃荒的难民,开始在围岸地域开荒种地安家。

    由于第三圩距长江较远,有一定安全感,居住到三圩的人越来越多,移民不仅开荒种地,还在围岸处建房造屋经商。由此三圩逐渐形成了一条街,商贸日趋繁荣,形成了一圩二圩等百姓羡慕和向往的龙头和淘金的宝地。三圩头由此一举成名。

   三圩头一条街东西走向,长近2000米,而街面只有3米宽。由于街道长而狭窄,当时人们比喻像一条蜈蚣,人们戏称为蜈蚣街(百脚街)。

    靠近街北有通甲河,街南有通甲路,当年为居住在河北的人赶集方便,在街中心位置通甲河上造了一座桥,取名叫水龙桥。街的最东头还建造了关帝庙,庙旁还有两棵20多米高、6米粗的银杏大树。抗战期间,关帝庙被烧,两棵参天大树却无损,如今还四季常青。

    当年三圩头古镇街道各种商店、行当应有尽有,成为先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。

   先锋的居民主要由两个部门组成,一部分是从外地迁入的沙地人,语言以启海口音为主。另一部分是本地居民,语言以南通话为主,主要生活在西部老岸土区。

   老岸的特点是不易漏水,适宜种棉花和水稻。本地居民纺纱织布历史悠久。天长日久,先锋成为南通地区色织业的发源地之一。

    如今的先锋街道是中国色织名镇、全国小城镇发展水平千强镇、江苏省文明乡镇,区位优势独特。在先锋街道20公里半径内,港口、机场、铁路等交通要素一应俱全;辖内聚集着高架、火车站、高速及在建的地铁2号线,已完全融入南通主城区10分钟生活圈、上海1小时都市经济圈。

    (资料来源:《通州历史文化概览》等)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